PONTUS徵信調查香港偵探社,問題的解決專家。
來源:半導體風向標
作者:陶胤至 18600879940
經營利潤率與產品價格變化關聯密切:面板龍頭經營利潤率與 LCD 產品價格變化,表現出較為明顯的關聯性。以京東方為例,2016 年-2019 年 LCD 產品按營收金額, TV/IT(顯示器、筆電)/手機大體各佔三分之一。LCD TV 面板價格變動是影響綜合利潤率變動的核心因素,毛利率與 TV 面板價格變動呈現高度關聯。
隨著韓廠的主動減產,供需結構的改善,2019Q4 起進入產品價格與利潤率的上行通道(2020Q2 海外疫情造成短期波動),預計 2021 年 1 月 32/55 寸產品價格有望達到 2017 年下半年水平, 2020Q4 毛利率有望達到 2017 年下半年水平。
股價由業績驅動,亦受盈利預期與風險偏好影響:我們認為,雖然從 PB 估值,面板板塊龍頭廠商目前已處於歷史相對較高區間,但從 LCD 業務來看,伴隨著行業競爭格局的 優化,未來行業龍頭廠商的盈利穩定性也將迎來顯著改善,營收規模增長亦帶動盈利上限的大幅提升。行業的估值體系,將有望迎來長周期改變,由 PB 市凈率估值轉向以 DCF 自由現金 流折現或者 PE 市盈率估值。
其次柔性 OLED 是明顯區別與 LCD 的成長性業務,並且行業競爭壁壘也更高,伴隨著國產龍頭廠商在海外大客戶供應突破, 以及未來更多摺疊類 3C 消費產品的推出,面板龍頭廠商理應享受區別於 LCD 業務的估值溢價。
從 LCD 業務估值來看,理論上最為嚴謹的估值模型是 DCF。而 DCF 估值中核心的 TV(terminal value,終值)和永續增長假設背後的核心邏輯是該項生意長期的確定,隱含的是業務較強的護城河或競爭壁壘。FCF(Free Cash Flow,自由現金流)亦是影響企業估值現值 EV(enterprise value,公司價值)的重要因素。
投資評級與估值:繼續推薦顯示面板龍頭京東方A、TCL科技,建議關注中大尺寸產品受益標的彩虹股份、龍騰光電,手機面板國產龍頭深天馬A,OLED面板優質標的維信諾、和輝光電。
建議關注面板上游,材料國產配套優質標的杉杉股份、三利譜、八億時空,設備國產配套優質標的北方華創、大族激光、精測電子。
風險提示
疫情持續,LCD下游市場需求波動;海外廠商退產進度不及預期;國產中小廠商中長期產能規劃變動。
正文如下
面板龍頭經營利潤率與 LCD 產品價格變化,表現出較為明顯的關聯性。以京東方為例,2016 年-2019 年 LCD 產品按營收金額,TV/IT (顯示器、筆電)/手機大體各佔三分之一。LCD TV 面板價格變動是影響綜合利潤率變動的核心因素,毛利率與 TV 面板價格變動呈現高度關聯。(注:根據 Wind 財報數據,2018Q4 毛利率異常,主要因補 貼處理政策變化,對年報經營成本有所修正造成)
2018 年之前,TV 產品出貨以 8.5 代線為主,毛利率變動與 8.5 代線經濟切割的 32 寸/55 寸產品關聯度較高。2018 年起隨著 10.5 代 線的稼動,整體毛利率變化與 32 寸產品價格關聯度有所降低。這也 與公司主動調整產品出貨尺寸,優化產品出貨結構有關。

受供需結構影響,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,TV面板價格幾乎經歷了18個月左右的單邊下行(2018Q3旺季略有帶動回暖),期間32/55寸產品跌幅超過50%。京東方季度綜合毛利率,由高位的28.63%下降至低位的11.81%,同步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。
隨著韓廠的主動減產,供需結構的改善,2019Q4起進入產品價格與利潤率的上行通道(2020Q2海外疫情造成短期波動),預計2021年1月32/55寸產品價格有望達到2017年下半年水平,2020Q4毛利率有望達到2017年下半年水平。香港偵探社
從股價表現來看,一方面股價受業績驅動,同時市場對公司持續盈利預期,以及短時市場風險偏好因素,也對股價產生不同程度影響。
2016年至2020年,京東方A股價上漲主要包括四個階段:1)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(12個月約63%);2)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(2個月約62%);3)2019年2月至2019年3月(2個月約59%),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(15個月約69%)。
2016年至2020年,京東方A股價下跌主要包括一個階段: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(13個月約57%)。
上漲階段:
2016.9-2017.8(12個月約63%):由基本面與業績驅動。隨著三星、LG等韓廠在2016年上半年陸續關閉7代、6代線產能,產品價格、經營利潤率與經營業績進入上行期。
但市場仍擔憂行業長維度的周期性,按PB估值並沒有給予明顯溢價,2017年上半年估值略高於歷史的中樞值。2017年7-8月隨著55寸產品價格的明顯下行,7-8月股價與估值均有所回落。

2017.9-2017.10(2個月約62%): 業績超預期帶來的盈利、估值修復,疊加OLED進展超預期帶動估值溢價。2017年6月LCD面板產品價格開始進入下行趨勢,但京東方2017Q3單季業績出現環比增長,主要由於產品結構較好,受價格波動對盈利影響較小,同時疊加市場旺季,進而修復了市場對面板龍頭長期穩定盈利的預期。OLED提前兩個月量產,兩方面的因素帶動了估值的明顯溢價,PB估值達到歷史高點,約2.77xPB(MRQ)。
2019.2-2019.3(2個月約59%):OLED摺疊機帶動板塊估值回升,同時疊加市場風險偏好上行。2018年LCD業務基本面持續變差,2019年1月公司PB估值到達歷史底部,約1.04xPB(MRQ)。受金融板塊帶動,市場逐步走出2018年的熊市陰霾,風險偏好上行。2019年1月隨著三星、華為陸續推出第一代摺疊手機,OLED題材板塊,短期迎來估值的大幅修正。

2019.10-2020.12(15個月約69%):由基本面驅動,主要由於競爭格局改善帶來的估值修復,以及盈利的逐步改善。2019Q3面板行業出現TV面板產品全行業性虧損,倒逼韓廠長周期經營策略轉變。一方面大幅削減8.5代線產能,另一方面將TV面板長期產業重心轉向OLED顯示技術。2020Q1價格出現回升,帶動估值上修與股價上漲。2020Q2海外疫情導致出口需求波動,估值與股價均出現短期波動。2020Q3起隨著需求回暖,同時競爭格局的進一步改善,經營毛利率與股價同步得到修復。
下跌階段:
2018.1-2019.1(13個月約57%):基本面驅動,受供需結構持續影響,產品價格、經營利潤率、估值與股價進入同步下行期。
我們認為,雖然從PB估值,面板板塊龍頭廠商目前已處於歷史相對較高區間,但從LCD業務來看,伴隨著行業競爭格局的優化,未來行業龍頭廠商的盈利穩定性也將迎來顯著改善,營收規模增長亦帶動盈利上限的大幅提升。香港偵探社行業的估值體系,將有望迎來長周期改變,由PB市凈率估值轉向以DCF自由現金流折現或者PE市盈率估值。
其次柔性OLED是明顯區別與LCD的成長性業務,並且行業競爭壁壘也更高,伴隨著國產龍頭廠商在海外大客戶供應突破,以及未來更多摺疊類3C消費產品的推出,面板龍頭廠商理應享受區別於LCD業務的估值溢價。

從LCD業務估值來看,理論上最為嚴謹的估值模型是DCF。而DCF估值中核心的TV(terminal value,終值)和永續增長假設背後的核心邏輯是該項生意長期的確定,隱含的是業務較強的護城河或競爭壁壘。FCF(Free Cash Flow,自由現金流)亦是影響企業估值現值EV(enterprise value,公司價值)的重要因素。
LCD TV面板行業經過約30年的產業化發展歷史,我們認為隨著競爭格局的不斷優化,目前行業集中度的大幅提升,已經在TV產品領域樹立了較高的准入壁壘。主要包括10.5/11等高世代線的資本開支與供應鏈配套壁壘,以及存量產能投入與下游核心整機大品牌的供應關係壁壘。
從技術角度來看,包括LED直顯/激光投影/OLED等差異化技術,我們認為在可預見的較長時間窗口,都很難在性能與價格競爭力兩個維度,同時超越目前在TV尺寸的LCD技術。
一方面來自平均應用尺寸的持續上升,另一方面在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應用滲透,以及未來4K/8K顯示普及在成熟市場的替換性需求,我們認為LCD技術在TV產品的應用需求將長期存在,並在較長的時間維度上仍是主流選擇。
最後從自由現金流來看,主要受稅後凈營業利潤、折舊及攤銷、資本支出、營運資本增加等因素影響,其中經營性現金流(稅後凈營業利潤+折舊及攤銷)與資本支出又是影響因素的核心。
國內龍頭廠商LCD產線建線較早,LCD後續持續資本支出預計將低於二線面板廠商,同時經營規模更大,受益價格上漲帶來的經營現金流增長更為顯著。
稅後營業利潤,主要與產品價格變動密切相關,其中價格的關鍵又主要集中在TV類產品。我們認為TV面板行業競爭格局改善後,價格發生大幅調整的可能性仍較低。

香港偵探社目前來看,2021年上半年由於上游材料供應的持續趨緊,TV面板價格持續超預期的可能性反而較大,IT面板價格從2020年末已有加速上升趨勢,不斷超越歷史盈利性的高點。
三星、LG顯示等韓廠,產能持續收縮,目前短期又不同程度受上游材料供貨短缺影響,實際產能利用率仍不高。三星顯示業務重心早已轉向OLED技術,宣布LCD退產無限延遲,主要受下游三星電子整機要求,從另一方面更加反映出目前LCD產能的緊缺。預計三星顯示TV面板出貨量將從2020年的2200萬台,下降至2021年的800萬台左右。LG顯示TV面板出貨量將從2020年的2760萬台,略增至2021年的2800萬台(含OLED電視面板)。整體來看,2021年韓廠TV面板供應持續下降。
面板行業中長期投資機會明確,繼續推薦顯示面板龍頭京東方A、TCL科技,建議關注中大尺寸產品受益標的彩虹股份、龍騰光電,手機面板國產龍頭深天馬A,OLED面板優質標的維信諾、和輝光電。
香港偵探社建議關注面板上游,材料國產配套優質標的杉杉股份、三利譜、八億時空,設備國產配套優質標的北方華創、大族激光、精測電子。

方正電子&計算機團隊
陳杭
引用自: https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210103/37296216.html